何毓琦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毓琦 哈佛(1961-2001) 清华(2001-date)

博文

中文的自我介绍及一个月来做博客的感触 精选

已有 21590 次阅读 2007-5-29 21:4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For new reader and those who request 好友请求, please read my 公告栏 first)

· 中文的自我介绍及一个月来做博客的感触

今年四月初总编辑赵彦先生请我来做博客. 我一生从没有做过这事,中文又不好,虽然能听能看,写起来可要差多了. 拼音也不会. 没有学过简体字, 也不熟用中文文字处理软件. 这封信就化我九牛二虎之力来写. 所以要求赵先生能不让我用英文来写. 他回答说没有问题. 科学网上懂英文人很多. 而且英文巳是世界科技语言. 所以我就答应他的邀请来试一试. 一个月下来蒙网友门热力支持.十分感动. 但是我了解不是每个读者都是科学家或是英文通. 对於英文博客可能有意见和不了解之处. 所以我现在再用中文自我介绍一番. 申明我的背竟,立场,写博客的终志及条件. 

我十五岁就离开祖国. 成人教育 (高三,本科,研究院) 都在国外念. 但是小时侯也念过四书及古文观止. 所以看, 讲, 听还可以.  写作 起来同其他网文一比之下就有小巫见大巫之感. 


从七九年中美建交之後,我差不多每年回中国一次.. 亲眼看见中国这二十八年的大进步. 我想我对于中国的认识同一些西方中国专家不同, 可能更深刻一些. 同时我又亲身活过了 这所谓的”美国的半世纪” (1950-2000). 可以有一种不同于中国人对美的看法. 第三, 我容易讲一些你们不便讲的话.外来和尚的经容易听一点. 最後,我四十多年的科研经谂写下来可能对年轻学者有些帮助. 让他们可以少走弯路. 这是我写博客的的几个志愿.

我还要说明一下我写博客的边界条件.  我要说的都是内心实话.没有任何背景及稳私. 我也不预备谈政治.我欢迎反应.但是我不会同你抬扛及诤论.  一般情行之下我没有时间对每个反应做个别回答.  最後我要向中文读者道歉. 总编辑赵彦先生答应必要时编辑部可以替我做翻译 (注: 他们巳经做了一个极好的翻译文 《一个大学教授在美国的生活》(Life of an Academic in the US)).  只要多家要求,他们会继续做的.

我做了这一个月博客,学了些什么? 好像二种文章受欢迎:

1. 美国生活感悟.  在美国有一个出名的广播员, Alistair Cooke.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istair_Cooke) 他是美籍英国人. 他从 1946年开施到2004年死前二个月不断的每周广播15分钟 “美国来信 Letter From America”. 受全世界听众欢迎. 我想模仿他的作风. 当然文章不能同他比较. 但是志於上者得于中. 至少内容希望得到读者舆趣.  僻如我那几篇 “一个大学教授在美国的生活” 及 “小女儿毕业典礼” 得到许多读者赞许. 我希望能继续做下去.

2. 学术教育心得.  这是我每年来华同写网文的主要贡献. 帮助下一代. 我那三篇” 怎么做研究?” 从反应中晓得学生们很喜欢. 我愿意继续写这一娄的文章.

最後,我要坦白承认我开始写博客时一个错误. 我说我一个月最多写一次博客. 但是受到众网友的支持同欢迎 (15700次访问 , 8150次浏览) , 使自己的虚荣心上了做博客瘾. 一个月写了十几篇. 同时一每天化很多时间在科学网上. 这对于我的中文程度大有帮助. 同时又增加了许多对中国的新认识. 否则我恐怕还写不出这封信了. 

祝网友健康快乐, 

何毓琦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65-2562.html

上一篇:How to Do Research #3
下一篇: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4 - MIT vs. Harvard
收藏 IP: 108.49.139.*| 热度|

2 刘晓锋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