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福岛核事故已经过去6年时间,即便不少人已经开始渐渐遗忘,但整个日本却依然在竭尽全力地消除其带来的影响。超过10万人因这场突如其来的事故背井离乡,尽管政府宣称部分撤离区已经足以安全,但也仅有13%的人回到了故乡。
2016年年底,日本政府曾对福岛核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估算——22万亿日元(约合188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足足是先前预估的两倍之多。为此,政府正在草拟一项计划,寄希望于通过更高的电价以及更多的税收,让消费者和市民承担一些费用。
但显然公众并不买账。当前,日本公众已然对本国的核安全监管丧失了信心,多数人赞成逐步淘汰核能。然而,日本目前的能源政策却仍寄希望于核能发挥作用。因此,想要向前迈进,日本就必须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决定其能源的未来。
不“安分”的核能
2011年,当地震和海啸肆虐日本的时候,整个国家共有54个核反应堆在运营,肩负着日本1/3的电力供应。伴随着福岛核电站的彻底崩溃,日本电力部门不得不陆续关闭50个核反应堆。2012年,日本时任首相野田佳彦政府无奈宣布,日本将于2040年前淘汰所有核电站。
这一承诺未能维持很久。2012年年底,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甫一上台,就立刻表示日本“不能没有”核能。于是,在2012年刚刚成立的、旨在监管核安全的核管理局出台的最新标准下,3个核反应堆得以重新启动。纵使其中1个反应堆由于公民团体的抗议再次关闭,但另外21个核反应堆的重启申请已经进入审查程序。
2014年4月,日本政府出台了福岛核事故后的首个战略能源计划,明确会保留部分核电站作为电力补充,同时表示这一计划不排除建立新核电站的可能性。之后,负责制定国家能源政策的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颁布了一项长期计划,建议到2030年,日本核能发电量应占比总发电量的20%~22%。
实际上,得益于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以及能源效率的提升,自2011年以来,日本的用电需求总体一直呈下降趋势,即便没有核电站的帮衬,也没有出现电力短缺的情况。只有在2012~2013年间电价曾上涨20%以上,但随着消费者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当前电价已经趋于稳定,并略有下降。
失信于民
然而,对于日本的政策制定者以及核工业而言,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莫过于民意的丧失。
2015年,日本原子能关系组织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47.9%的受访者认为应该逐步淘汰核能,14.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立即废除核能。仅有10.1%的受访者表示应当保持对核能的使用,1.7%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增加对核能的利用。
这还算是好的结果,因为2016年《朝日新闻》开展的另外一项调查则更能清楚地反映出日本民众对于核能的消极态度。
在这项调查中,57%的民众反对重启现有的核电站,即便他们对于全新的监管标准表示了满意;73%的受访者支持逐步淘汰核电;14%的受访者要求立刻关闭所有核电站。
本就“不待见”核能的日本民众,又因为被要求为损失埋单而对政府显现出更大的不满。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估算,福岛核电站事故约造成22万亿日元的经济损失,而这一数字相当于日本整个年度预算的20%。这笔天文数字中的40%用于清除报废的核反应堆设施,40%用于补偿费用,剩余的部分则用于居民区的清理。
根据福岛核事故后日本一个特殊融资计划的规定,作为福岛核电站的运营方,东京电力公司需要支付所有清理费用。但是鉴于实际损失大大超出预算,日本政府决定由东京电力公司承担70%的费用,其余电力公司承担20%,剩余的10%则由纳税人来承担。
决定一经公布,立刻引发了专家和消费者的反弹和强烈批评。商业报纸《日本经济新闻》于2016年年末开展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1/3的受访者认为应当由东京电力公司承担全部费用,并且不应该在电费中增加附加费用。由此可见,倘若没有更大的透明度和问责机制,政府想要说服公众平摊清理费用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长期隐患
日本核运营商和政府还面临另一个棘手问题:找到一个安全可行的办法来管理不断增加的乏燃料和分离钚。
截至2016年年底,日本储存在核电站中的乏燃料已经高达14000吨,超过了核电站现场储存容量的70%。政府希望回收乏燃料用于提取钚和铀,但是目前日本位于六所村的唯一一个商用乏燃料处理厂的储存池已经将满,而计划在陆奥建立的临时储存设施距离开工还遥遥无期。
就当前的技术手段而言,处理乏燃料的最好选择是采用干桶储存,即将乏燃料封存于干桶之中,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地震和海啸带来的冲击。虽然目前干桶储存法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日本却仅有几个核电站使用该方法。因此,在业内专家看来,增加干桶储存能力并找到处理乏燃料的最终场所才是日本的当务之急。
除此之外,许多国家还对日本储存钚的行为深感担忧,担心其可能利用这些材料快速发展核武器。目前,日本仅有两个核反应堆在运营,其未来的核能力仍然是个未知数。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日本维持现有政策,那么极有可能会加剧地区形势紧张,引发安全隐患,甚至可能激发地区性的“钚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