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记者 姜天海 来源: 发布时间:2017-6-9 15:1:40
破解生命密码 唱响中国声音
——2017“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系列活动在京拉开帷幕

 
破解生命密码,唱响中国声音。2017年,“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品牌活动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
 
三年中,它见证了发现青蒿素并为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作出贡献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见证了由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博士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瑞安·麦凯勒教授领衔发现的有史以来第一件琥珀中的恐龙标本,见证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逐渐走向世界级舞台,成为全球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系列活动包括年度论文、年度机构评选,年度特刊以及学术论坛等。虽然刚刚走过三年,但凭借其高端、专业的定位和强大的传播力,已成为国内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国际交流平台之一。
 
再度牵手 见证中国科学家走向世界
 
5月8日,由中国科学报社与美国细胞出版社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系列活动——细胞出版社2016中国年度论文、年度机构颁奖典礼暨前沿论坛在生物物理所举行。
 
这是继中国科学报社与美国细胞出版社合作出版2014和2015年度“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特刊,以及2016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系列活动后,又一次影响深远的国际合作活动。
 
“此次活动不仅是中国科学报社与美国细胞出版社两家科学传媒与出版集团的再次牵手合作,更是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中国科学家走向世界的有力见证。” 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科院院士张亚平在颁奖典礼上指出。
 
本次共有6个热门领域的6篇代表性论文及5所研究单位入选“细胞出版社2016中国年度论文/机构”,入选的年度论文包括:
 
来自传染病学领域,以李向东、高福为通讯作者,发表在《细胞》杂志的论文《寨卡病毒引起小鼠睾丸损伤并导致雄性不育》;
 
来自干细胞科学领域,以赵小阳、沙家豪、周琪为通讯作者,发表在《细胞—干细胞》杂志的论文《胚胎干细胞体外减数分裂获得功能配子》;
 
来自肿瘤研究领域,以曹雪涛为通讯作者,发表在《癌细胞》杂志的论文《肺上皮细胞TLR3在肿瘤肺转移前微环境形成中的重要功能及其机制研究》;
 
来自结构科学领域,以杨茂君为通讯作者,发表在《细胞》杂志的论文《哺乳动物呼吸链超级复合物的I1III2IV1结构》;
 
来自免疫科学领域,以范祖森为通讯作者,发表在《免疫》杂志的论文《NKB细胞激活固有淋巴细胞参与抗微生物感染作用》;
 
来自进化生物学领域,以邢立达为通讯作者,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的论文《白垩纪中期琥珀中保存的一段具有原始羽毛的恐龙尾部》。
 
入选的5家年度机构分别是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据了解,此次评选基于中国科学报社与美国细胞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科学新闻》“2016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特刊。该特刊收录了144篇2016年发表在《细胞》杂志及子刊中以中国内地机构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高水平科研论文,并对取得这些研究成果的中国科学家的科研经历及其团队进行系统介绍。
 
中国科学报社作为第三方,特邀专家进行评审并结合细胞出版社提供的文献计量数据及审稿专家推荐,在本特刊入选论文中遴选出“细胞出版社2016年度论文”。同时,综合各研究机构在细胞出版社发表论文的数量及相关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按照论文第一完成单位,一并遴选出“细胞出版社2016年度机构”。
 
表现不俗 多篇成果引起全球轰动
 
近年来,在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中国的科研成果呈现出了飞速增长的趋势,2016年的表现尤为突出。
 
2016年,以中国内地机构为第一完成单位在《细胞》及其子刊上发表的论文共144篇,比2015年增加了52篇,涨幅达56.5%。而其中发表在影响因子20以上的《细胞》及其子刊中的论文共计34篇,约占23.6%。
 
“2016年,中国科学家在《细胞》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的成绩呈现了‘井喷’之势,继续保持了较大的发展后劲。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表现不俗论文’在数量保持明显上升的趋势,本土性原创的科学研究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入选‘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特刊的论文中更有多篇成果引起了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轰动。”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美国细胞出版社大中国区代表、《癌细胞》常务副主编、《分子植物》出版人杨晓虹在颁奖典礼上表示。
 
在她看来,如今,“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这个新平台已经逐渐为中国的科学家所认可。她希望中国科研人员能够通过“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的国际分享平台,探索新的学术与职业生涯发展视角,共同提升中国科学家科研论文的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按照地区分布,2016年,在《细胞》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最多的两个地区依然是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地区发表的论文数量占以中国内地机构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总论文发表量的67.4%。
 
如果将这144篇论文按所属机构进行分类,共有55家单位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论文,比2015年增加了26家。其中包括8家科研机构和33所高校。
 
其中,在科研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包含所属研究院所,不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科技国家队”,发表论文总数最多——共41篇,占总数的28.5%。
 
中国科学报社社长、总编辑陈鹏在颁奖典礼上指出,在刚刚走过的2016年,中国生命科学发展进程高潮迭起:原创性科研成果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中国科学家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数量快速提升,中国生命科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而举办“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这样的活动就是让社会各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科学家,了解中国科学界。
 
前沿碰撞 品牌活动精彩纷呈
 
作为中国科学报社与细胞出版社共同打造的一大品牌活动,“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秉承着引领科学理念,强化中国科研实力,搭建国际学术分享平台的使命,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盛会。
 
本次系列活动还推出了两场大咖云集、分量十足的前沿论坛——“生命科学前沿论坛”以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论坛”。
 
在5月8日的颁奖典礼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曹雪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许执恒,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范祖森,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茂君作了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学术报告。
 
5月19日,由中国科学报社与美国细胞出版社共同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联合主办,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博雅控股集团支持的“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系列活动第二场——“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论坛”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举行。
 
作为系列活动第二场论坛,会议邀请到多位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前沿话题展开了深入对话。2017年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校百年,本次论坛也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百年校庆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周琪表示,进入21世纪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已成为自然科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领域。干细胞理论的日臻完善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必将在疾病治疗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产生划时代的成果,是对传统医疗手段和医疗观念的一场重大革命。
 
在曹雪涛看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技术被誉为“治疗疾病的第三种途径”,近年来正受到各国的重视。当前,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基础研究突飞猛进,前沿性热点理论不断革新,创新性技术体系不断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从实验室向临床转化应用的进程,干细胞治疗有望在难治性和重大疾病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次论坛现场汇聚了近3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医生与青年科研人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常务副所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干细胞医学中心主任程涛,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宏魁,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沈晓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伟4位专家分别从“干细胞对疾病环境的反应机制”“化学诱导的细胞命运重编程”“长链非编码RNA、转录调控和干细胞多能性”“新型干细胞在遗传、发育和进化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学术报告与互动探讨。■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7年5月刊 特别报道)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