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妖都”之称的广州,与其最合衬的,想必应是那高楼林立与车水马龙。但这并不妨碍羊城有颗“怀旧”的心。在中山七路最为繁华的路段,被四周高耸的现代建筑包裹着的,是属于广州特有的一份古韵——陈氏书院。
“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有着“岭南建筑艺术明珠”美誉的陈氏书院,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堪称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
古祠留芳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于1894年落成,是广东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
作为合族祠,陈氏书院的任务是为参与捐资的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而作为捐资的回报,这些陈氏宗族可以将其祖先牌位放入书院的神龛内供奉。
但真正让陈氏书院久负盛名的,却不是其合族祠的“身份”,而是得益于它华丽建筑蕴藏着的巨大艺术价值。
这个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长廊相连,庭院穿插,厅堂轩昂,空间宽敞。
其中,主体建筑面积为6400平方米,由大小19座单体建筑组成。建筑采用抬梁式结构,硬山式封火山墙。总体以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布局,规整对称,主次分明。两边以厢房、斋房围合,形成对外封闭、内部开敞的建筑群体,是典型的广东民间宗祠建筑。
1959年,人民政府把陈氏书院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用于收藏、研究、展出以广东地区为主兼及全国各地的历代民间工艺品。1988年,国务院公布陈氏书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末,陈氏书院又以“古祠留芳”之名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作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点。
巧夺天工
“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这是来自著名文学家郭沫若的由衷赞叹。
陈氏书院之所以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是因为它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在建筑构件上巧妙地运用灰塑、陶塑、木雕、石雕、砖雕、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堪称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
灰塑也称“灰批”,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传统建筑中广泛运用的一种装饰艺术,一般装饰在门额窗框、屋檐瓦脊和亭台牌坊处。
陈氏书院的灰塑累计总长2562米,总面积约2448平方米,其规模之大为岭南之冠。从题材来看,其内容既包含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曲人物,以及由祥禽瑞兽、花卉果木、吉祥文字组成的各种图案,还有山水、亭台楼阁等风景,表达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种种祈盼。
典范之名的成就,还离不开那高踞华盖之顶的石湾陶塑脊饰。石湾陶塑脊饰又称“花脊”,是用陶泥雕塑后经煅烧而成,专门装饰于庙宇、祠堂、会馆等大型建筑物上的特殊工艺,体现了浓郁的南粤风格。
陈氏书院共有11条陶塑脊饰,其数量和规模反映出当时陈氏宗族不俗的经济实力。陶塑脊饰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它们如同永不落幕的高空戏台,静候着人们的驻足观赏。
木雕则是书院里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种装饰。书院室内的屏门挡中、花罩、梁架、斗拱、檐板等都采用了木雕装饰。这些木构件集实用与装饰功能于一体,内容包罗万象,图案繁缛富丽,充分显示了当时高超的木雕工艺水平。
只见首进大厅的四扇木雕屏门,构图严谨对称又富于变化,从上到下雕刻着吉祥如意的内容,寓意美妙;后进大厅的11座8米高的木雕神龛罩,规模宏大,镂刻了数不尽的龙凤与花卉,是广东现存最大型的清代木雕杰作。
陈氏书院内的石建筑构件也为数不少。其中,聚贤堂前的月台更成为岭南石雕装饰工艺的代表。月台栏杆以各种花鸟、果品为题材,采用镂空技法雕成,既富有岭南风情,又寄寓了陈氏子孙以果品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的虔诚敬意,体现了民间艺人独到的匠心和精湛技艺。
在陈氏书院的建筑中,外墙、檐下等均采用砖雕作装饰。比如正面外墙上的六幅大型砖雕,均由质地细腻的东莞青砖精雕细刻拼接而成,是同期建筑中少有的大型砖雕。
其中,“梁山聚义”“刘庆伏狼驹”两幅砖雕高1.75米、宽3.6米,其余四幅砖雕分别是“百鸟图”“五伦全图”“梧桐杏柳凤凰图”和“松雀图”。图的两旁还雕有不同书体的诗文,这种诗书画结合的砖雕在同期都相当少见。
尽管铜铁铸和彩绘在整个书院建筑中的使用为数寥寥,但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民间艺人巧妙地将铁铸通花栏板镶嵌在围栏的石雕框架内,利用铁和石之间的色彩对比以及铁铸的通透立体造型,使月台围栏产生出如国画斗方般独特的装饰效果。这些铁铸装饰工艺,既吸收了西方的建筑装饰手法,又结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题材元素,两者相得益彰,成为广州这一东西方文化交流前沿地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而书院大门上气势威武的彩绘门神,东西厢房古韵悠长的文人壁画,也为各种装饰提供了恰如其分的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