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记者 唐琳 来源: 发布时间:2017-9-8 16:34:7
高校科学传播的“冰与火之歌”

 
2017年夏天,中国科学报社主办的“高校科学传播研讨会”如往年一样,如约而至。
 
新媒体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进步,使得科学传播呈现出不断集成和创新的发展过程。
 
新媒体的出现为科学传播提供了便捷和多样化的传播手段,但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做好高校科学传播,也成为当今所有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新的挑战。
 
为此,本届研讨会以“高校全媒体传播的趋势、案例与实操技巧”为主题,来自东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全国30多所高校的代表共聚一堂,围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科学传播之道,进行了一场思想的碰撞。
 
“天然”的责任
 
根据中国科协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0%,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5%的目标任务。
 
但这仍与西方主要创新型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养比例在10%以上的水平差距明显:2008年,美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就已经达到28%;2005年瑞典公民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35%。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更难以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而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科学传播水平密切相关。
 
“科学传播对于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文明国家和文明社会都具有巨大作用。”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吕世彦指出。
 
而在国家科学传播能力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拥有丰富科教资源的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聚集和活动场所,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更是知识创新的始发地与聚集地。
 
“除了为社会发展培育人才、产生科学思想、催生科研成果的使命外,面向社会与公众,高校还始终肩负着特有的社会使命与社会责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胡兴祥指出。而高校服务社会最直接的形式,正是传播文化与普及科学知识。
 
可喜的是,当前众多高校也早已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高校责无旁贷,应勇于担当,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开展科学传播。”吕世彦表示。
 
另外,高校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传播,科学传播的效果如何,与整个国家的科普事业发展,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休戚相关。但除了于国家、于公民意义重大,对大学本身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在全球各种大学排行榜中,大学的学术声誉是衡量一所大学综合实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而在评价学术声誉时,科学传播活动的广泛度、活跃度与有效性则是重要因素。
 
既是责任与使命,同时也是自身发展所需,如此看来,高校的科学传播势在必行。
 
差距仍存
 
当前,不少大学都已经陆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学传播活动。撰写科普文章、举办展览和培训、开展科普演讲或论坛、开办科学俱乐部、公开科研和实验相关数据、开放实验室、接受报刊采访、参与影视科普片的制作等,都成为了常见的形式。
 
2016年是“郯庐断裂带”发现命名60周年。为了让公众了解断裂带的形成机理与发现过程,合肥工业大学特别邀请到最先提出“郯庐断裂带”的徐嘉炜教授及他的学生撰写文章,大力度开展科普,同时配合新媒体多维推送。
 
“我们努力将高、精、尖的科研知识,通过科普文章、简明的实验形式、产品展示等方式,通俗易懂地‘讲给’读者听。”胡兴祥介绍。
 
今年5月,浙江大学迎来了建校120周年纪念日。作为校庆图书的《浙大发现:浙江大学10年科学故事辑录》,集中展示了浙江大学近10年的科学发现、创新发明和实验室故事,堪称是我们见到的第一部将科学传播与大学精神、大学文化联系起来的作品。
 
尽管国内高校的科学传播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国外大学参与科学传播的程度相比,差距仍存。
 
早在2006 年,英国皇家学会通过网络对1465 位大学科研人员做的问卷调查就显示,74%的科研人员在一年内参加过科学传播;而在阿根廷,将近一半的大学教师撰写科普论文。
 
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学传播的积极性较低,参与比例明显不够高。虽然国内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科研人员的统计数字,但从对整体科技工作者的调查数据中也可窥见一二:中国大陆撰写科普论文的科研人员(含工程师)比例还不到9%。
 
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是科学传播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保证。但目前,我国高校的科学传播还很薄弱,只有少数几所大学设立了科学传播学专业。
 
“在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上,没有科学传播学专业,科学传播只是作为一个学科的研究方向进行招生。”吕世彦告诉《科学新闻》。
 
另外,在学科依托层面,与国外高校科学传播人才依托传播学、教育学、各门自然科学和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相比,国内则较为单一,更倾向于依托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并且国内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师资队伍都有待完善和加强。
 
“科学传播是一门交叉型学科,既要求学生有理科的背景,又要有文科的背景。不仅要掌握传播的技能,还要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吕世彦表示。
 
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进步,传媒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革新。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其数字化、交互性、海量储存、无时空障碍等技术优势,受到了广大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青睐,其发展势头不可抵挡。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做好高校科学传播,成为当今所有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新的挑战。”安徽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潘荣华一语中的。
 
对症下药
 
为什么高校的科研人员对科学传播的积极性不高?
 
浙江大学周炜、单泠等撰文指出,我国大学的科学家自身在进行科学传播时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方面,科学家群体中存在认知定势,即满足于科学的“圈内传播”;另一方面,科学家对于媒体的科学传播效果存在疑虑。
 
不难看出,当下高校推进科学传播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师生参与科学传播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和学生开展科普的能力”,胡兴祥指出。
 
“高校也应广泛开设科学传播相关课程,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吕世彦补充道。
 
除了需要提升大学师生的科学传播意识与积极性之外,必要的激励措施同样不可或缺。
 
目前,我国虽设有各级各类的科普奖励体系,但并没有专门针对科研项目中科学传播活动的激励机制。因此,将科学传播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奖励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在职称评定中认可科普的成绩,或许能够成为吸引高校师生投身科学传播事业的方式。
 
“另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高校科学传播学学科建设,有条件的高校应积极设立科学传播学学科专业,同时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科学传播方面人才。”吕世彦建议。
 
目前,已经有不少高校开始试水,依据自身特色从不同角度培养高级科普人才。
 
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置了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中国农业大学的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在二级学科传播学下也设置了科技传播方向。另外,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等,也纷纷开设了科技传播方向的硕士课程。
 
也有部分高校虽然并未设置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传播课程,但也在努力探索着与自身特色相结合的科学传播方向。
 
充分考虑我国国情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2017年,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申报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专业化的健康管理与传播工作者,以期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健康传播之路增砖添瓦。
 
“加强高等院校与科技传播等相关的专业学科的建设,培养专业化科普人才,全面提升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已经成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潘荣华表示。
 
新的征程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科学传播带来了“信息‘病毒式’传播、网民受众分散、舆论话语主导权削弱、宣传危机时有发生”等挑战,但也带来了“宣传平台渠道多元、信息内容网民共建、传播速度前所未有、宣传报道文风改变”等更多的机遇,清博大数据CEO、全国妇联网络新媒体智库专家郎清平在此次研讨会上指出。
 
可喜的是,我国高校已认识到并利用着这些优势,在新媒体传播这一新的征程上,大踏步前进。
 
2016年1月1日~11月31 日,郎清平对24个省级教育部门和74个直属高校微信、微博账号的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在微信公众号方面,监测范围内直属高校微信公号累计发布17615次,共计推文29558篇,账号运营稳健,信息含量充沛,整体表现突出。
 
微博方面的表现同样不俗:直属高校微博账号共计发博123662条,获转发306万余次,评论166万余次和点赞751万余次,博主与用户互动3089次。
 
“直属高校公号普遍善用网络话语体系,插科打诨、说学逗唱信手拈来,传播严肃通知、新闻类信息也能根据内容进行良好的语境转换,促进文章的发散传播。”郎清平表示。
 
高校在新媒体传播方面的优异表现,得益于其对这种新型传播形式的高度重视与主动利用,做到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比如,为了保障新媒体的正常运营,合肥工业大学专门成立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和网络安全与紧急响应工作小组,并出台《合肥工业大学新媒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网络管理办法,成立新媒体联盟,力求完善新媒体管理运营体系。
 
制度上的保障,使得学校新媒体无论在内容生产还是分众传播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学校官方微博稳居教育部月榜前20名,微信公众号基本保持教育部月榜前30名。”胡兴祥介绍。
 
“我们还积极拓展与大的网络媒体、新媒体公众号的合作,积极与他们开展互动,让学校最新的重大科研成果信息及时在这些平台上推送。”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勇告诉《科学新闻》。
 
利用好新媒体是一方面,而如何在新形势下积极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新态势,整合校内新闻宣传资源,使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各自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也成了当前高校宣传部门正在探索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们正着手打造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融媒体平台,充分发挥微信、微视频、微电影、校园网、手机客户端,即‘四微一网一端’的引领功能,培育融媒体条件下舆论工作新优势。”首都师范大学宣传部部长苏寄宛表示。
 
学校门户网站作为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网络宣传思想文化平台,新闻文化网是校园新闻资讯的权威发布渠道,学子门户网站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港湾,校园新媒体联盟则是沟通校友、师生心灵的桥梁纽带……合肥工业大学打造的这一内容丰富、分类传播的多维网络文化供给平台,可谓是多媒体“互融互通”的典型代表。
 
“随着科学传播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确实面临更多新机遇和新挑战。”北京交通大学宣传部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袁芳表示, “高校科学传播是一道难题,但更是一道趣题。”
 
然而,“不管新媒体形式多么新,多么玄,多么酷,其实,最终都万变不离其宗——实现有效传播。”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西南大学报》主编郑劲松道出了大学科学传播者的心声,“科学、科研以及好的学术,需要传播;传播也需要科学,需要研究。如此,才是大学的传播之道。”■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7年8月刊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