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13 15:29:15
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特邀顾问崔吉俊:
空间科学卫星工程的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组建60年,在空间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空间科学卫星工程实施以来,创造了我国乃至国际空间科学发展中的若干个“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和2017年新年贺词中连续两年提到空间科学卫星,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已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对国家科学布局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今,“悟空”“墨子”“实践十号”“慧眼”已成为社会和普通民众耳熟能详的名字,上述卫星所获取的科学成果已获得国际、国内科学界的高度认可,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
 
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在轨运行阶段已经成功观测到伽马射线爆发,可望在暗物质粒子探测和宇宙线物理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开展了15项空间科学实验,首次取得哺乳动物胚胎太空发育、太空观察煤燃烧现象、长微重力时间下振动激振颗粒运动实验等成果。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1000公里量级的星地量子纠缠分发、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及地星量子隐形传态等科学实验,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我国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成功实现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硬X射线成像巡天,在轨期间成功监测到2例引力波事件,有望在高能天体物理观测、探测引力波的电磁对应体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些成果的取得,有赖于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对科学卫星工程强有力的领导,有赖于全体参研参试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拼搏与努力。
 
在空间科学卫星工程实施过程中,作为工程总体部门的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不断探索科学卫星立项研制规律,探索工程管理经验,推动重大科学产出,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均有重要建树。纵观工程研制过程,有以下几点引为成功的重要因素。其一,工程“两总”+首席科学家的编配是空间科学卫星工程成功的重要管理模式。首席科学家在卫星立项论证、工程研制和成果产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两总”齐聚智慧和经验,推动工程研制健康发展。其二,精干高效的工程总体队伍在计划调控和质量控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善于抓工程研制短线,抓薄弱环节,制定和协调研制计划,兢兢业业工作,默默无闻奉献,赢得成功。其三,主动、务实、严谨是工程研制队伍的良好工作作风。研制队伍充分体现主动作为、务实工作、遵循规律、严谨过程的精神,保障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其四,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是工程研制成功的必要条件。工程研制涉及与其相关的各大系统,工程成功离不开各大系统的共同努力和协同作战。
 
空间科学卫星工程方兴未艾,任重道远。民族复兴和空间科学事业赋予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任务很重,茫茫宇宙中一个个未知,有待我们去探索,去认识。可喜的是,空间科学卫星二期工程已顺利实施,多个型号卫星已通过预研和立项,启动研制计划。我们相信,在前期工程成功的基础上,在全体工程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二期工程一定会更好地展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技术实力,创新能力,攻关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为我国空间科学卫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崔吉俊,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特邀顾问, 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ASO-S)工程总师)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8年9月刊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