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记者 唐琳 来源: 发布时间:2018-6-26 16:31:58
北京市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立足临床需求 服务国计民生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申请发明专利26项、授权19项……
 
这一串串数字是成绩、是荣誉、是肯定,同时也是北京市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短短5年间,向服务国家、惠及民生交出的一份完美答卷。
 
填补行业空白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加大、交通工具保有数量持续增加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我国骨伤、骨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国产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发展的长期滞后。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国在骨科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纵观目前北京市及全国各大医院所使用的内植物,80%以上仍为外国产品,国内企业仅占据中低端市场的部分份额。
 
想要追赶乃至超越跨国公司,实现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的自主研发,就必须将医院的医生资源、科研机构的研发资源、医疗器械公司的产业资源和质量管理资源整合在一起,集中优势攻坚克难。
 
在此背景下,为了填补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领域的空白,打破国外公司产品长期占据高端市场的局面,2013年,在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推动下,北京市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医院)正式组建。
 
5年来,工程中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研发这一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四肢脊柱创伤诊治技术和器械研究、脊柱疾病诊治技术与内固定器械研究、骨科同种组织修复材料转化研究等方面,陆续推出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器械产品。
 
其中,工程中心科研团队研制完成的“四肢战创伤救治技术和装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他研究成果分别获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6项、授权19项;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46项,年产值逾2亿元人民币,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00个。
 
可以说,工程中心凭借着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研发与产业相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为提高我国医疗服务水平、应对交通事故及突发事件、提升国产医疗器械竞争力、创造就业与经济效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急临床之所急
 
工程中心得以保持生命力的秘诀是什么?对于这一点,304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工程中心主任侯树勋教授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们的特色在于紧密结合临床需求,所有课题和研究方向都来源于临床的实际需要。”
 
侯树勋教授和他的团队也的确时时刻刻将国家和人民的最根本需求装在心中。
 
腰痛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这一学科领域内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侯树勋教授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深入腰痛人群进行调查研究,反复分析,不断总结。
 
1982年,侯树勋教授在国内首先报告了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这一长期被误诊为椎间盘脱出的疾病,并在全球首次提出“髓核突出的大小与腰腿痛严重程度无明确关系,而与神经根周围的炎症反应显著相关”的观点。1991年,侯树勋教授在美国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引发业内震动。
 
而作为依托304医院组建起的科研平台,工程中心研究人员的职责之一便是为战争服务,为部队服务。为此,工程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战创伤研究工作,比如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现代火器伤研究,提出以切开伤道的方法代替传统的切除法进行初期外科治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取之临床、用之临床”的例子在工程中心可谓不胜枚举:于国内率先采用系列骨外固定器治疗各部位骨折;较早研究和研制了脊柱内固定钉棒系统和钉板系统,为广大脊柱疾病患者带来福音;对组织库技术及同种异体组织修复材料的研究,促进了我国组织移植事业的发展……
 
正是得益于通过紧密结合临床需求确立科研方向这一“秘诀”,工程中心的研究人员从不缺乏研究课题,并能一直保持创新热情与旺盛的研发产出能力。
 
目前,工程中心已有固定专业技术人员37人,其中正高职称11人,副高职称8人,中级及以上职称31人。研究人员涵盖了临床、研究、管理、技术等多个学科门类,形成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科研队伍。
 
打通产学研用
 
在多年来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如今的工程中心已经成为实力雄厚、设备先进的,集预防、治疗、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有规模、有影响的医学科技创新平台。
 
而任何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与发现,只有促成其走向应用,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价值。对于这一点,侯树勋教授和他的工程中心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自组建以来,工程中心根据临床救治需要,引进最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材料,研究出骨科领域新的诊断方法、治疗理念、治疗技术、植入和修复材料。然后再将其标准化、规范化,以达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验收标准,并最终通过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鑫康辰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两家联盟企业,实现植入医疗器械产业化并应用于临床。两家联盟企业均有着超过10年的发展历史,在骨科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已有一定的地位,为工程中心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作为创新平台的工程中心,目前也正通过稳扎稳打的应用研究,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助力首都社会经济发展。
 
比如,富乐和鑫康辰两家联盟企业已经在河北燕郊建立起厂房和研发场地,提供了上百个工作岗位,对于推动当地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这符合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理念。
 
“发展优质国产医疗器械,减轻人民就医负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样也符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侯树勋教授表示。
 
国内骨科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为工程中心提出了新的要求。谈及未来,侯树勋教授信心满满:“工程中心将一如既往地坚持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研发这一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同时大力推进产业转化,以期能研发出更多达到国际标准、符合我国经济水平的修复材料和器械,真正造福国计民生。”■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8年5月刊 实验室)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