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柏林 来源: 发布时间:2018-9-4 11:45:30
我眼中的应化人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简称长春应化所)每天都发生着很多非常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一直感动着我,使我心底涌动着对长春应化所的爱,对长春应化所的情。有三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在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
 
无悔
 
一个是武衡老所长的故事,1949年—1954年,武衡在长春应化所任所长,也是长春应化所的第二任所长。他任所长期间,为长春应化所的学科建设、学科布局、人才培育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1998年,时值长春应化所五十年所庆,我和关凤林老师专程来北京,到武衡老所长的家登门拜访,想请老所长莅临长春应化所所庆和为长春应化所五十年所庆题词。武衡老所长的家位于北京粉煤灰胡同一个四合院里。进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摆满了学术书籍的一面墙,另一面墙上摆放着一百多块形状各异的石头。我想这其中每一块石头应该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身为地质学家的武衡老所长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每一块石头的名字。当老所长了解了我们的来意后非常亲切,紧紧握住我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吴学周老先生还好吗?吴越老先生还好吗?”他不停询问着长春应化所老科学家的情况,问了很多人。
 
他还给我们回忆了刚来到东北时百废待兴、艰苦创业的情景。那时吃的是陈高粱米饭、盐水白菜汤,科研人员都是睡在地板和办公桌上,除了个别干部有低水平的供给制外,每个月科研人员只能领到高粱米。可是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都在努力搜集流失在市场的图书器材,在冰天雪地里,把被国民党破坏的天平、干燥箱等零散设备拾回来,装配修理,为尽快恢复科研工作创造条件。
 
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应化所人还是作出了一流的成绩,如:合成了新中国第一块合成橡胶,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推广大豆根瘤菌,为东北粮食增产增收作出了贡献;组织人员参加了鞍钢建设。
 
在给长春应化所题词时,武衡老所长写下这样一句话:“发扬优良传统,迎接新世纪挑战”。他认为没有艰苦拼搏、顽强奋斗的精神,就不会有应化所的今天,所以他希望应化精神不断传承下去。
 
他还特意将刚出的一本书《无悔》送给我们,里面记载着应化人奋斗的历史。还特意吩咐厨师,因为老家来人了,要加两个菜,一定要留我们吃顿饭。
 
1998年9月,武衡老所长专程来到长春应化所参加所庆,他在所庆致辞中希望长春应化所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为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离别的身影
 
我要讲的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海军少将、原海军工程学院院长,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姚树人老先生。姚树人老先生是长春应化所第一批研究生,他1956年~1958年在长春应化所攻读研究生,师从钱保功先生、黄葆同先生。
 
1956年,长春应化所第一批研究生只招了三位,姚树人是其中一个。他从海军考入长春应化所后学习非常刻苦,为了珍惜学习机会,每天都要学习到后半夜。长春的冬天寒风刺骨,那时暖气又不足,他的手都被冻伤。尽管这样,他仍然感觉生活非常充实。他边学习边参加长春应化所的科研工作。当时他学习高分子化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偏二甲肼,跟着科研人员半工半读,在实践中吸取知识。毕业后他又回到海军。
 
2004年,长春应化所要建设科技展馆,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姚树人曾在海军工程学院任院长,于是我们专程从长春来到武汉拜访。
 
姚树人老先生多才多艺,设计了很多邮票,其中就有一张邮票设计图是长春应化所本馆。见到我们后,他不停地询问当年长春应化所导师的身体情况,并拿出1956年他在长春应化所学习时的照片,尽管照片有些发黄,但仍然能感觉到长春应化所的时光是他梦开始的地方。这次拜访我们送给姚老先生一个绘着长春应化所研究主楼的纪念牌。姚老先生非常感动,他端着纪念牌与我们合影。
 
我们告辞时,尽管姚老先生走路已经很困难,但一定坚持送我们,让保姆扶着他从二楼一步一步挪下来。在我们已经走出50米后,再一回头,发现姚树人老先生还站在那里向我们挥手。那一幕我永远也忘不了。我们赶紧跑回来,看到姚老先生眼中含着热泪。
 
实验室的灯光
 
我要讲的第三个故事主人公是汪尔康院士,他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长春应化所。1952年,他从沪江大学毕业,放弃了南方优厚的条件,径直来到东北,参加东北的恢复和建设。这么多年来,他不断攀登,不懈拼搏,在科研领域作出了非常卓越的成绩。与汪先生相关的有两件事,一件就是他实验室的灯光。
 
他的实验室的灯光每天晚上都要亮到夜里11点,尽管他已经80多岁,但他实验室的灯光仍然每晚闪亮,这种精神感染了后辈、感染了学生、感染了电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每一个人。
 
如果说一个人一天在实验室待到很晚,并不难,两天,也可以,但是一辈子这样,只有充满对科学的执著、充满对长春应化所的热爱才能做到。他每天就是三点一线——家、实验室、图书馆。
 
汪先生的爱人是董绍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这一对科研伉俪对科研的投入达到痴迷的程度。有一年春节大年三十,保安人员以为实验室里没人,就把实验大楼的楼门锁上,没想到汪先生、董先生都被锁在大楼里。最后打电话,保安人员打开大门,两位先生才回到家里。
 
每天,我在长春应化所这里工作着,也感动着,我对长春应化所充满着爱,充满着情,愿意为长春应化所的发展尽自己微薄的力量。■
 
(作者为长春应化所创新文化建设工作人员)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8年8月刊 记忆)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