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26 21:33:40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药学部主任段树民:
预防及诊治神经退行性疾病未来可期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疾病逐渐成为危害健康和带来沉重社会负担的重大问题。

   而老年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疾病就是脑疾病,也是我国负担最大的疾病,如脑中风及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在内的各类神经退行性疾病。

 

打造中国人脑库,助力脑研究计划

 

   近年来,科学家关于脑科学和脑疾病的研究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不过,虽然动物研究是脑科学基础和疾病研究的重要手段,但人脑研究仍是不可替代的。例如,很多脑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等,在动物身上并不自然发生,有些甚至没有理想的动物造模模型。

   另外,很多脑疾病的最终诊断,脑组织的病理检查往往是一个金标准。由于脑的特殊性,人脑组织在生前是难以取得做病理检查的,所以不少脑疾病在生前没有得到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人脑组织库的建立,使得一些脑疾病能得到最后的病理组织诊断。这些诊断可以返回给医生,从而使医生今后在面对类似脑疾病时,能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精准治疗。

   实际上,我们已经在脑库的一些脑组织病理检查中发现了一些生前没有被诊断出的疾病。例如被诊断为帕金森病的病人,被发现也合并有阿尔茨海默病。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大学的中国人脑库如今已经成为国家的资源标本库,其全名为“国家疾病和健康人脑组织资源库”,并且已收集近250例全脑标本。

   随着国家的资助、挂牌,脑库的发展得到各方的更大重视,进入了良好的快速发展时期。脑库已经和杭州多家医院建立了合作共建关系,也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脑库联盟,统一标准和规范,做到共建、共享,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家科研的需求。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捐献意向的人还不多。虽然我们国家人口众多,疾病资源也很丰富,但目前还没有形成普通民众遗体捐献的文化,这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

   当然,这与我们的科普和宣传工作还没有做好也有关系,今后这方面工作要加强。

   在大脑研究方面,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很早便推出了各自的研究计划。当然,国内脑科学研究近年来的进展也是很快的。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比如,由于过度的动物保护,西方多数国家对灵长类动物大脑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我国这些年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很快。因为灵长类动物的大脑是最接近人类的,这方面的研究非常重要。

   另外,中国人口众多、临床病人资源丰富,这使我们在脑疾病的研究方面有很大优势。当然,这些病人资料的收集和规范标准化,数据的挖掘、整合及共享都是我国亟需加强的工作。这些工作不做好,疾病资源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将为我国脑科学研究和脑疾病的诊治提供重大机遇。如果我国的脑计划得到实施,应该可以协调、统筹这些资源的利用,建立良好的机制,推动这方面工作的深入有序开展,意义重大。 

 

重视疾病防治,不能歧视病人

 

   具体说到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和防治,应该说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都还是很活跃的,不断有新的发现。由于重大的社会需求和国家对新药研发的重视,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研发也很活跃。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很多基础研究的成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需要更多后续研究的验证、补充和修正。

   而这些成果转化成具体的疾病诊治手段和药物研发,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是最受关注和公认程度比较高的阿尔茨海默病致病分子β淀粉样蛋白,针对它的一些治疗手段和药物的开发,目前看来还都不是很理想。因此,无论是该疾病的致病机理还是干预靶点和手段研发,都需要更深入以及从更新的角度开展研究工作。

   推动新药研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建立一个严谨的、有公信力的临床试验机制和体系,坚持严格的双盲和对照。没有这样一个机制,真正有效的新药就难以被开发出来,会被淹没在大量似是而非的东西里。

   虽然阿尔茨海默病目前还无法完全治愈,但它的一些致病风险因素还是比较清楚的。例如一些遗传风险因素、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慢性脑缺血缺氧、长期的负性情绪和孤独的生活状态。因此,乐观的情绪、主动健康用脑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最好办法。

   同时,我们要做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的科普宣传,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疾病。重视它的防治,更不能歧视病人。由于它是伴随衰老而发生的,病人往往会伴有多方面的身体功能障碍,无论是社会还是家人,都要给予病人足够的关爱和支撑。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20年10月刊 声音)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