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历史经验表明,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曾这样道出他深深的海洋情结:“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
中国是海洋大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从“海洋强国”到“海上丝路”再到“健康海洋”,党的十八大以来,海洋承载了许多国家战略。
“对正在复兴的中国来讲,海洋是一个增长极。反观历史,西方对中国的入侵也是从海上而来,所以海洋也是一个安全阀。”海洋所所长王凡说,为国家海洋战略提供支撑服务,必然要强大海洋科技,这正是海洋所的使命所在。
依海而生,向海图强。作为新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发源地,近年来海洋所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聚焦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需求,解决自主创新核心关键问题,引领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实现跨越发展。
勇立潮头 支撑海洋强国建设
在青岛市南的黄金海岸线上,海洋所高矮起伏的红色屋顶映衬着碧海蓝天。远远望去,它像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海洋科学“旗舰”,俯视着黄海。
王凡接任这艘旗舰的“舰长”已3年多。6月里的一天,谈起海洋强国战略与研究所的部署,他的思绪飞回到两年前的一个上午。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跟科研人员一起深入交流。他说:“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
当天,王凡在考察现场受到了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他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对海洋科学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深地印刻在王凡心里。
一个螺壳听得见整个大海的声音,一个战略承载着整个民族的期望。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提“建设海洋强国”,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确定了战略目标。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发展,高屋建瓴,把建设海洋强国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之中,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临海筑梦,向海而生。在此背景下,2015年6月,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诞生了。实验室定位于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汇聚优势单元力量组建8个功能实验室,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系统性、集成性科技创新。
海洋所积极参与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建设,牵头组建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两个功能实验室。在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指引下,在中科院新时代办院方针“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要求下,海洋所密集发力、攻坚克难,5年来,两个功能实验室建设成效初显。
海洋所搭建了我国海洋生物与生态研究的重要科研平台,创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以先进的装备、良好的学术气氛吸引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成为在国际海洋科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基地和交流中心。
海洋所通过承担各类科技项目,在水产新品种培育、近海生态环境安全、“蓝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海洋腐蚀防护与技术研发、西太平洋环流研究、深海生物资源调查、深海观测探测能力建设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为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障,不断夯实海洋科技强国建设原动力。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顶天立地做科研,是海洋所老一辈科学家留下的优良作风,未来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把海洋科学研究做大、做强。”王凡说。
向海图强 深化改革布局发展
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
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指出,当前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大量事关国家安全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很多“卡脖子”问题仍然难以解决。
“究其原因,虽然有很多因素,但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体制机制问题。”白春礼说。
在此背景下,中科院大力推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改革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构建四类新型机构。由此,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应运而生。
大科学中心,大兵团作战。2018年1月,中科院决定打破海陆界限、部门界限、区域界限,突破体制机制壁障,筹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该中心由海洋所牵头,联合烟台海岸带所、南海海洋所等12家院内单位,旨在整合凝聚中科院海洋领域相关优势科研力量,形成大兵团作战优势,为解决海洋领域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这样的大联盟在中国海洋发展史上可谓前所未有。”同时担任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筹建组长的王凡表示,在中科院四类机构中,如果说创新研究院是“集团军”,卓越中心是“尖刀连”,特色所是“特战旅”,那么大科学中心的定位更像是“航空母舰”或者“航母编队”。
海洋大科学中心这艘“航母”就是要面向开拓交叉前沿领域、建设美丽健康海洋、保障国家海洋安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需求,把中科院在海洋领域优势的成果、平台、人才组织起来,为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同时,王凡表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是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已形成融合发展、互为支撑、协同攻关的局面,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参与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协同创新的深度与广度,共同打造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
抓牢两“融合”,迎接新使命。对于海洋所来说,建设海洋大科学中心有两个“融合”作为抓手。
一个抓手是两所融合。2017年3月,海洋所与烟台海岸带所强强联合、错位布局、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学科布局调整和科研资源整合,凝练了两所融合的“一五五”发展规划,凸显“海岸带—近海—深海大洋”的学科综合优势和特色,形成相互补充的研究领域学科交叉强大合力。
“它让两所在学科上互相弥补、在队伍上更加精干,避免了学科重复建设和研究所的无限扩张。”同时担任两所所长的王凡说。更重要的是,它让双方优势互补,提高了解决整个海洋系统问题的能力。例如让双方4个台站并网运行,实现了黄河口、长江口、渤海、黄海等空间跨度内海洋环境同步观测,为国家决策提供更系统的科学参考。
另一个抓手是科教融合。2016年,中科院跟青岛市共同建设的青岛科教园是中科院在京外建设的首个科教融合基地。这里也是未来中科院大学海洋学院的校址所在,目前一期建设基本完成。下一步,其将通过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推动我国海洋领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打造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高地。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为了夯实建设海洋强国的人才基础,海洋所实施了“三位一体”人才战略。
一是引进紧缺人才。对从年龄到学科结构上的短板,进行重点方向、重点岗位的引进,并对引进人才在科研经费、团队建设、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个性化支持,在较短时间内弥补学科发展的不足。二是培养年轻人才。如在研究所层面设立“汇泉学者”计划,对标基金委“优青”标准,每年选拔5人重点支持。三是稳定激励现有人才。在待遇、科研条件方面,缩小同层次、同年龄段现有人才和引进人才之间的反差,实施重大成果绩效奖励。
此外,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基础上,海洋所还着力通过环境留人。如在西海岸建设薛家岛码头园区,解决了研究所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结束了没有专用科考船码头的历史。正在建设中的青岛科教园占地面积达2000亩,将为未来海洋人才队伍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
以海为媒 双向合作共进共赢
立足青岛,服务山东,辐射全国,放眼世界。这十六个字蕴含了海洋所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的科研与教学抱负。
这些年来,对内,通过院地合作,海洋所推出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服务平台,并与地方共建研发基地,帮助科研人员走出“象牙塔”,把手中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外,海洋所不断着力在合作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国际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大。
为推进院地合作与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海洋所出台并重新修订了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从制度上引导科学家积极参与成果转化。从2019年开始,海洋所在制度导向上“重新划线”,利用知识产权取得重大效益或重要社会贡献的,就允许破格申报研究员。
去年,海洋所牵头组建了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七要素相融合的创新创业共同体。以此为平台,去年11月,海洋所在青岛举办了中科院—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推动中科院相关院所科技成果向山东集聚和落地。海洋所还在青岛、烟台、威海等山东沿海地市开展需求对接和成果推介,与烟台、威海、东营等地市分别共建创新中心和产业研究院,联合相关头部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中科海洋新兴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海洋腐蚀防护、海域防灾抗灾与生态治理以及海洋信息化服务等基础上开展产业化研发工作,为新能源行业涉海业务提供一体化、综合性专业服务。
海洋所的国际合作也越走越宽,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海洋所没有哪个学科不是通过国际合作走向前沿的,国际合作使我们在起步晚、基础弱的情况下较快地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果没有国际合作,我们会摸索更长时间。”王凡如是说。据介绍,2014年以来,海洋所已开展3次综合性的国际评估活动,这也是研究所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通过国际合作,中国在海洋科学领域正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是“领跑”的角色转变。特别是2010年由胡敦欣院士领衔发起的NPOCE(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计划,是我国发起的第一个海洋领域大型国际合作计划,吸引了 8个国家、19个研究机构参与,投放了我国首批深海观测潜标。在此基础上,海洋所2013年牵头实施的“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构建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从我国近海到邻近大洋的实时科学观测网,历史性地确立了我国在西太平洋前沿研究中的国际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洋所加快推进建设国际协同创新网络,深入开展“一带一路”海洋科技合作行动,携手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例如,围绕全球各国普遍关注的近海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海洋所与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共同建设“中澳近海健康联合研究中心”;靶定地球上多圈层作用最为复杂和强烈的“印太交汇区”,深化同印度尼西亚科学院的合作。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密克罗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开展联合科考和科技外交。
“国际合作是我们的未来战略,绝不是喊口号,我们要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王凡坚定地说。
“国际合作中,只有作为一个贡献者,才会成为一个领导者。”王凡说,这也是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在现代海洋科技史上,从原创性理论、通用技术装备、平台观测体系到数据分享等方面,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比较少。如今,这种局面正在扭转。海洋所已经构建了国际一流的深远海综合探测体系,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协同创新平台、水下探测设备研发平台等先进科研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相关探测研究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能力对世界海洋科技作出贡献。
今年年初,由海洋所牵头申报的中科院B类先导科技专项已经立项,它将带领中国海洋科学走进“印太交汇区”跨圈层交叉研究的“无人区”。王凡表示,目前,海洋所正在思考依托该专项,开展更深入、广泛的多边国际合作。下一步,将大力推进基础平台设施与数据的国际共享。
70载风雨砥砺,新起点继往开来。在建设海洋强国和一系列政策利好的背景下,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在中科院、山东省、青岛市的共同支持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王凡表示,海洋所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继续秉承中科院“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宗旨,进一步加强与不同领域研究机构、大学、企业间的科技合作,协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的“接力跑”中将开放创新进行到底,以更大的勇气和更务实的举措,在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征程中奋勇前进,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