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本科生是学习继承前人的知识,为走向社会打牢基础;研究生是创造知识,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独立科研。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国内外皆是如此。
长期以来,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更像是师徒关系,沿袭的是一对一机制。一对一的好处在于,导师对学生的个别指导落到实处。处好了,师生可以成为忘年交。
随着时代发展,由统一考试招生到保送、推免,“申请—考核”制招生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师徒制也开始暴露出弊端。
因关乎个人利益,导师间为了招生名额争得不可开交;个别导师因招生人数过多指导不到位便采取“放羊式”培养,而一些年轻导师拿到项目却苦于招不到学生;师生相处不和谐,中途换导师成为难题;师生冲突他人无法介入调和;师生矛盾激化导致学生不能毕业等。
师生双向选择的自主权加大了,相互关系也由此改变。比如,招生时双向选择确定的导师,学生入学前后可以放导师的鸽子,造成导师利益受损。期中考核淘汰走过场,延期毕业导致毕业前师生矛盾集中爆发。在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形下,要么导师“开除” 学生,要么学生肄业走人,没有转圜退出机制。
师徒制还会导致导师间各自单干,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小圈子,缺乏大视野和集中力量攻关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格局。这种情况下,内卷成为必然,从而不利于学科整合,影响科研做大做强及可持续发展。
师徒一对一的机制已不适应新时代的研究生培养,需要进行改革。是否有利于培养人才,应该是制度改革的唯一出发点,实行学科导师组制可以尝试解决这一问题。
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细致的探索性创新活动,也是一项高智商的工作,需要具有共同兴趣、理想,志同道合的一群人来完成。研究生与导师是命运共同体,为了彼此的利益应该相互合作。
现在的科研与以往不同,培养模式也应与时俱进。学科变得更广泛,信息爆炸性呈现,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远远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学科内部的整合显得愈发重要。单打独斗式的科研已经过时,合作共赢的时代已经到来。导师之间应该更好地相互学习交流,这有利于年轻导师的快速成长。一些学校博士生指导小组和硕士生指导小组的做法值得提倡。
现在的师生关系早已不是传统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了。因此,师生之间的角色应重新审视。将一对一的师徒制改为导师组制更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导师的能力和资源有限,指导研究生需要实验室和大型设备,小农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科研意识已经过时。大成果需要团队,需要合作配合。学科交叉、方法通用、申报项目和奖项,都需要开放式合作才能完成。师父带徒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该由一对一变为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这样更有利于学科整合,发挥团队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内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尤其在研究生阶段性考核时,导师组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与其遇到问题时让导师一个人头疼,不如来个学科组“会诊”,利用团队互补优势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入学时可以按方向招生,暂不确定导师。待学生与导师组接触熟悉后再确定导师,给师生双方一个彼此了解、相互磨合的机会,这样再确定导师时就容易相处,不会出现重大矛盾。导师组联合指导也可发挥学科优势,使学生受益更多。毕竟不同的导师思维方式、研究问题的思路及个人经历、特长有所不同。
实行学科导师组制的关键在于导师之间能否合作顺畅、关系和谐,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整合。要看学科带头人能否为了学科发展凝聚人心、出以公心,公平公正地对待组内每位导师,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利益的分配关系。现行的考核体制似乎与此相悖,更多鼓励的是个人主义而非集体主义。若导师间不能和谐相处,导师组制也会形同虚设。
相应的量化考核政策需要协调配套正确的导向,才能保证导师组制的实施。应摒弃个人英雄主义,提倡合作共赢,明确导师与组的关系和各自责权利。如文章第一作者与合作者的贡献认定涉及导师间利益分配,硕士生毕业前的小论文发表涉及导师项目验收,组内研究生生活补助标准可否统一以及组会制促成团队形成的措施等。理想化的导师组制应该是整合学科、凝练方向,目标一致、分工协作,人尽其才、和谐相处,命运相关、荣辱与共。导师组不但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而且应是具有人文关怀气息的团队。
导师组制并非完全废除导师制。导师组在学科方向、研究生招生、开题、中期考核、毕业论文质量把关等重要环节上发挥作用,而不是弱化导师的指导权。最终是将学科导师与集体的优势最大化,让导师和学生在学科组的环境下更好成长。
由于校情差异,985、211大学实行导师组制可行性大,在一般地方高校可能不大行得通。另外,文理科特点也有所不同,尤其是那种更多依赖个人天分的学科,在改革时不能盲目搞一刀切。■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21年10月刊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