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研究生,十年育人。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博士后以及初始教职岗位阶段。学生在每个阶段的特点不同、面临的问题不同,烦恼也不同。因此,导师需要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
研究生阶段“培一程”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的科研经历几乎为零,对自己的科研前景可能会充满茫然。此时,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培一程”。
和本科生教育不同,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系统性、创新性以及独立性。难点在于每个学生的性格、成长与教育背景都不尽相同,无法用统一的模式来培养。树木要想正常生长,需要一个庞大的地下根系来支撑,研究生的科研成长也需要系统的知识架构来支撑。这一知识体系包含多个层面,核心层是方法论,也就是需要让研究生掌握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下面一层才是各种专业知识。
科研的主要目的就是知识创新,关键在于知识增量及其与众不同。学到的知识再多,没有增量,就等同于没有产生知识创新。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如果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不扎实,在迈向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就会不自信,每走一步都会心存胆怯。
关于科研的独立性,导师需要避免学生变成“啃老族”。每每遇到问题,未经深入思考就询问导师,轻易获得解决方案;面对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学生有可能变成实用主义者,只要仪器有人管,觉得能用就行,不关心仪器的原理,不懂基本维修,更加不关心实验室的发展规划。这些都是缺乏科研独立性的惰性“啃老”现象。习惯于“啃老”的学生,短期内也可以有学术发表,但科研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在初始科研阶段,学生如果不能尽快找到科研方向,压力感和挫折感就会与日俱增。此时,导师要协助和引导学生找到最匹配的科研方向。在这一阶段,主要训练学生掌握科研的方法论,熟悉思路和流程,让学生尽快步入科研正轨。
导师不仅需要在科研上给予学生指导,还需要做好思想工作。读研期间,学生会遇到包括家庭和个人感情在内的各种思想难题,导师不要责备他们面对思想困境时的低落情绪,而是要耐心劝导,等待他们走出“洼地”。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能让他们更加体会到科研的魅力,找到科研的乐趣,及时获得科研的成就感。
好的科研团队文化建设也有助于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在一种竞争与促进的环境下成长,对学生群体来讲通常会事半功倍。如何让学生在竞争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心态稳定与独立?独立的科研体系和系统培养是保障。导师应尽量让每一位研究生拥有较为独立的科研方向,同时还要确保学生的研究方向不出大偏差,而且导师要能够和学生一起在新领域耕耘。同时,由于科研方向和进展的差别,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交流和分享拓宽知识面。在这种团队环境下,学生们都可以拥有较为平和的心情,增强自信,避免内卷竞争。
在系统性方面,导师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行为反馈及时调整思路。总的说来,这种培养模式注重的是过程管理与培养。经过多年培养,如果学生在临毕业时还没有科研成果,那导师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最钟情“一个也不能少”的教育理念,按照不同学生的背景、能力和性格,进行分类培养,避免用同一种“严格培养”模式对待所有学生。
博士后阶段“陪一程”
博士后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转折期,研究人员已经体验到了较为完整的科研培训流程,此阶段需要进一步明确科研方向、拓宽人脉、积累成果。
即使到了博士后阶段,年轻人依旧会迷茫。比如,在国内继续提升还是出国深造,是延续以往的研究还是在新的课题组拓宽。不同课题组的团队文化和研究方向不同,作为导师,要分析博士后的科研背景,争取达到最佳的融合方案。如果博士后没处理好和之前课题组的关系,就要鼓励他起到桥梁作用,让两个课题组加强交流;如果博士后还有之前未完成的课题和文章,可积极加强讨论,加入新的思路、数据和观点。
要鼓励新加入课题组的年轻学者拓宽思路,进行学科交叉。作为导师,其开阔的学术视野和高尚的学术品格是博士后的最佳输入。积极调动博士后的能动性,让他们参与课题组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逐渐成为课题组的科研中坚力量;训练他们将来自己建立课题组所需掌握的多方面技能;鼓励博士后加强高水平产出,为日后建立学术体系打好基础。此外,导师要鼓励博士后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做科研报告、参与项目申请,逐步构建起自己的学术人脉圈。总的说来,在博士后阶段,合作导师的主要作用是陪伴其成长,但要注意尽量让他们独立解决问题。
初始教职阶段“送一程”
到了初始教职阶段,无论是从讲师还是从教授起步,研究人员又到了一个新的起跑线,我们通常称他们为“青椒”。在这一阶段,导师们还能继续“送一程”。
在博士和博士后阶段,学生们没有正式工作,还处于学习提升阶段,学术圈对他们相对更宽容。可是,一旦拥有正规教职身份,大家成了同事,处理方式就要相应地变化,因为导师与毕业后有教职的学生之间,除了合作关系,还具有某种微妙的学术竞争关系。作为导师,我们要从自身和他们的学术方向发展进行双重调整,尽量避免冲突,这在博士生培养阶段就需要开始注意。
在这一阶段,如果年轻学者过于封闭,又或自以为是、听不进年长学者的建议,他们就有可能走入误区。在“送一程”阶段,导师可以和学生们保持良好的交流关系,用更平等的方式予以指导和建议。比如,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设计一门优质课程、找到新的科研契合点、进一步拓宽科研方向、着手建立自己的科研领域、讨论培养学生的心得等等。对于新入职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这些是共性问题,通过积极探讨,可以让他们少走弯路。
这一程送好了,会将学生从学生转变为学术伙伴,共同扩大研究领域,达到双赢。而这种师生关系需要长期培养与磨合,作为导师,要了解他们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切中其痛点,有针对性地逐渐改变他们不正确的科研思维和习惯。能够用这种长跑的思维培养学生,就不会太在意一时的得失,会更有耐心。
通过多年的研究生培养经历,真正体验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含义,对每个学生都要精雕细琢,按照不同的方案,在循环迭代中逐渐提高,达到师生共赢。总结一下,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一个也不能少”,其原理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
培一程、陪一程,教育无捷径。陪一程、送一程,共谱师生情。■
(作者系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