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苗永瑞是天体测量和时间频率领域专家,曾担任陕西天文台(现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名誉台长。他是我国授时工作的开拓者之一,为我国天体测量学,特别是星表和授时工作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领导建成我国BPL长波授时台,把我国授时精度提高了1000倍,使我国授时工作步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少年立志 潜心科研矢志报国
1930年12月3日,苗永瑞出生在山东济南知名的民族工业实业家“苗氏家族”。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在山东进行军事行动、政治渗透和经济掠夺的同时,大力推行奴化教育措施。
苗永瑞的父亲为了不让他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聘请家庭老师为苗永瑞及其兄弟授课。苗永瑞小学和中学的学业都是在家中完成的,在学习中对数理化和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萌生出科技报国的志向。
1947年,苗永瑞以同等学历考入齐鲁大学天文数学系,开启了他的天文学之旅。1948年随着济南解放,苗永瑞看到社会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这让他更加坚定了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心。
1952年大学毕业后,苗永瑞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在这里,他有幸遇到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张钰哲台长和众多老一辈天文学家,见识了大量精美的古今天文仪器设备。他心驰神往,白天如饥似渴地向老前辈求教学习,晚上专心致志投入天文观测。经过几年的研究历练,他最终选定天体测量和时间频率作为研究方向,一干就是40多年。
1958年3月,苗永瑞在同事吴守贤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他被公派到苏联科学院天文总台进修。在普尔科沃天文台学习工作期间,他参与了子午天文观测工作,这让他对国外的授时技术有了更多了解和关注。
在紫金山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工作的十多年间,苗永瑞在提高天文测时精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编制了天顶星表,测定天顶星专门用于测时,提高了测时精度,改进了观测星位置,得到精度较高的测时星表。在天体测量台选址方面,他根据微气象理论,制定了一套天体测量台选址方案,并多次主持选址工作,以实践证明了方案的正确性。在授时技术革新方面,他主持安装了我国第一批石英钟,开创了我国利用专门天线接收短波时号的先河。
青春奉献 扎根西北勇挑重担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我国发展战略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迫切需要,酝酿已久的西北天文台(后命名为陕西天文台)筹建工作启动。
1965年8月29日,由苗永瑞等3名中青年专家组成的西北天文台选址工作组奔赴祖国大西北。他们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马不停蹄地跑遍了青海、甘肃、陕西和新疆,行程达到万余里。
在对22个地点进行踏勘和调研后,经过分析研究比较,选址工作组初步将西北天文台址选定在陕西省武功县杨陵镇附近。1966年6月,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最终将台址东移至陕西省渭南以北的蒲城县,并将建设项目定名为中国科学院“326 工程”。
由于当时战备要求,授时台要“靠山进洞”,具体地址定在蒲城县城北的金帜山上。彼时,建设条件非常艰苦,短波授时台的第一批建设者们几乎不分昼夜地工作,来了设备自己卸,再徒手运进山洞。正是凭着“就算一块块石头地搬,也要搬出一座天文台”的斗志,这座凝聚着无数建设者心血和汗水的短波授时台于1970年如期完工。
其间,苗永瑞被正式选定为上海天文台支援西北天文台建设的首批技术骨干。从此,他只身离开上海,来到大西北。在这里,他从年富力强的35岁,干到了年近花甲。23年来,他身负重任、埋头苦干,过着极其清苦的生活,干着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把一生的大好年华都奉献给了这里,将一生的心血倾注在祖国的授时事业上。
1970年12月2日,短波授时台正式启用,其建立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完全独立的专用授时系统,拥有了自己的标准时间。短波授时台也成为当时国际上主要的授时系统之一。
一生执着 殚精竭虑为国授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战略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试验研究,对时间同步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1968年,苗永瑞起草了一份建议我国采用长波授时的报告。该报告被纳入我国天文学规划,为上世纪70年代长波授时台的建设做了有价值的准备工作。
1973年,由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联合提出,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长波授时台,工程代号为“3262工程”。苗永瑞担任工程指挥部技术组组长,负责技术总体工作,发挥技术组织和抓总作用。
长波授时台筹建初期,苗永瑞和工程指挥部面临重重困难,不但缺乏长波授时的技术参考资料和现成设备,也没有经验,能依靠的只有国内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科技人员大力协作,边研究边设计加工,共同努力攻关。
此时此刻,苗永瑞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他全身心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一方面关注督促小功率长波台的基建进度和设备安装调试;一方面则把主要精力用于大功率授时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并在工程指挥部负责人的指导、支持和协助下,带领科技人员主持完成了长波授时台的总体技术方案,确定了工程全面铺开的基本纲领和目标计划。
经过各方的协同努力,1976年,小功率实验台建成;1982年,大功率长波授时台建成;1985年7月1日,大功率长波授时台全功率试播,并于次年通过由国家科委主持的国家级技术鉴定。
在此期间,苗永瑞领导团队进行了天波信号利用、脉冲场强测定、复杂地面上长波地波时延预测、飞机搬钟实验以及利用D电离层进行太阳活动测定的研究,在长波授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长波授时系统的建成,实现了测时、守时、授时等技术现代化,将我国的授时精度由毫秒量级提高到微秒量级,填补了国内长波授时领域的空白,使我国授时技术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在原子时频技术、低频发射、接收监测技术和低频电波传播等方面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1988年,“长波授时台系统的建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长波授时系统的建成,并没有让苗永瑞停下探索的脚步。他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培养年轻一辈上,着力指导、培养和锻炼“3262工程”中的青年科技人员,使他们得以在时间频率工作实践中迅速成长,成为擅长和熟悉时间频率和授时发播工作各个环节的科技人才。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陕西天文台以及我国时间频率领域的科技骨干。
如今,这座几经改造、升级和搬迁的授时台见证了我国天文授时事业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苗永瑞几十年如一日,用热血和汗水书写的“淡泊名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科技报国”的不朽精神。他对授时事业的贡献和为科技奉献的精神,将激励新时代授时人不断前行。■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