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尊琪是我国著名的高功率激光技术专家、高功率激光物理学家,我国神光Ⅱ装置建设技术总负责人。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里,横卧着一个足有半个足球场大的激光装置。在十亿分之一秒的瞬间,其迸发的能量相当于全球电网数倍。在自然界中,类似的物理条件只有在核爆炸中心、恒星内部或是黑洞边缘才能实现。这个被誉为“人造小太阳”的科学装置被形象地称为“神光”。
让林尊琪毕生聚能的正是这台庞大而又复杂的“国之重器”。他就像为“神光”而生,无穷无尽地燃烧着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即便是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心心念念的仍是他的“神光”。
毕生精力铸就“国之重器”
1942年,林尊琪出生于北京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林治远是我国首批工程设计大师之一、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旗杆设计安装者。耳濡目染中,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理想,从小扎根于林尊琪心中。
上世纪60年代,王淦昌独立提出利用激光技术实现可控激光聚变装置。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与设备禁运,王淦昌、王大珩、于敏、邓锡铭等老一辈科学家身先士卒,率先开拓了我国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研究事业。钱学森曾说:“你们的事业是在地球上人造一个小太阳。”而林尊琪则是其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系毕业的林尊琪,被分配至上海光机所工作。当刚刚毕业的林尊琪第一次走进上海光机所,与同样年轻的研究所凝神相对时,他也许并没有想到,自己将在这里释放出毕生的光辉。
在林尊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中,他始终着眼国家需求,勤恳敬业、勇挑重担,致力于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和X光激光研究,为我国惯性约束聚变激光驱动器发展解决了多项关键科技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我国大型高功率激光实验装置神光Ⅱ的研制过程中,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多个关键科技方案,圆满解决了一系列科技难题,使神光Ⅱ装置性能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惯性约束聚变高功率激光驱动器研究能力的重大跨越。
同时,他还提出和发展了精密激光瞄准、激光远场焦斑旁瓣分布研究等多项创新科技,为我国高功率激光装置精密化稳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首席科学家,林尊琪先后负责了我国首个主动诊断光“神光Ⅱ多功能高能激光系统”、以色列国家激光装置以及国家重大专项“神光Ⅱ升级激光装置”的总体设计和研制工作,为我国惯性约束聚变激光驱动器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瞻远瞩部署自主技术
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是林尊琪一生积极践行的战略思想。
“不支持国内产品,质量怎么可能赶超国外?”在大家的印象里,这是好脾气的林尊琪第一次大嗓门说话。
在领导激光驱动器技术以及器件专题组时期,针对西方国家公然撕毁关键器件合同的情况,林尊琪花大力气推动了大口径晶体的生长与加工、钕玻璃加工技术、光学元件镀膜以及光栅刻蚀等我国高功率激光装置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与单元技术的自主创新。如今,这些元器件已完全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部分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领域也成为我国最不怕被西方国家“卡脖子”的领域之一。
2016年,身体每况愈下的林尊琪收到一封来自广东某企业的邀请函,他二话没说,拖着疲惫的身体就去了。别人问他:“这企业没一点核心技术,您为什么非要去呢?”他长叹一口气说:“这家企业市场基础很好,我希望它能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再多投入些,最终能有所成绩啊!”
淡泊名利永葆家国情怀
林尊琪是科学家精神的践行者,在他的世界里,有科学、有学生、有国家,唯独没有自己。在科研生涯中,他几乎没有休息日,生活与工作早已密不可分,家与研究所也无甚区别。然而对于名利,他却没有丝毫追求。
他严于律己,数次婉拒单位配车,一辆“二八式”自行车是林尊琪不变的“座驾”,古稀之年仍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在上海光机所工作的一生中,他始终奋斗在科研一线,至今仍有人记得神光Ⅱ安装滤波用的小圆屏时,为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已是花甲之年的林尊琪,完全忘了自己的年纪,钻入直径不到80厘米的空间滤波器管道内蹲着指导安装。
他从未在外兼职或挂名,唯一主动要求的“中科院中物院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总工程师”的头衔,也只是为了能更好部署他魂牵梦萦的三倍频负载能力提高的课题。
“油灯已经接近耗尽……但我的任务尚未完成。我必须有信心,做我自己应该承担的任务,绝不能消极对待,直到最后一刻!”这是林尊琪写在“服药方法”记事本里的一段话。在与疾病抗争的最后日子里,他所惦念的仍然是实验室里的点滴进展。最终,因积劳成疾,深受大家尊敬和爱戴的林尊琪于2018年5月28日与世长辞。
几十年来,林尊琪先后培养了4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桃李满天下。2002年以后,林尊琪把实验室副主任的岗位让给了年轻人,对于比较成熟的技术,他也让年轻人自由发挥。他一直强调“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要依靠团队”,可到了申报奖项和项目时,却总把自己的名字抹去或往后挪。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正是林尊琪一生的写照。在科研事业上的无比坚定、在名利追求中的无比淡泊、在日常生活里的无比亲切,铸就了林尊琪这样一个在每个人心中都永远鲜活、永不褪色的形象。
鞠躬尽瘁,毕生热血铸“神光”;求真唯实,丹心宏志照后人。他是所有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之碑,将永远与中国的高功率激光事业共存。■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23年4月刊 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