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记者 甘晓   实习生 李贺 来源: 发布时间:2024-9-15 0:40:50
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
杰青项目成就“追光”梦想


  冬日的阳光照射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子里一排高大的立柱上,遵循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在地面上留下清晰而规律的条纹光影。

  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常常穿梭在这明暗之间,思考关于“光”的科学问题。多年来,他深耕非线性光学领域,理解光、操控光,开拓了光学研究的新疆界。

  “当年,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杰青项目)的资助下,我才有了一笔宝贵的经费,买了一台当时比较先进的激光器,为开展非线性光学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近日,回顾追光筑梦的科研人生,龚旗煌表示。

 

骑车冒雨赶赴答辩

 

  1995年1月,正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的青年学者龚旗煌迎来一位访客——时任北京大学自然科学处处长羌笛。一见面,羌笛就向龚旗煌表达了学校对他回国发展的期待。

  那时,龚旗煌已经收到一家日本科研机构的“橄榄枝”。“我回国的想法是坚定的,我是中国人,回国做科研是很自然的事。”他说。

  龚旗煌从羌笛那里得知一条重要信息:“总理基金”就要开始申报。1994年,在学者们的建议下,支持科学家自主选题、自由探索的“总理基金”设立,后来定名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羌老师还透露,这个项目的支持力度很大,3年总共达到60万元。”龚旗煌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

  在当时许多科研项目支持力度只有几万元的情况下,60万元对白手起家的青年学者而言,是一笔不少的经费。

  距离提交申请书的截止日期不到2个月,龚旗煌立刻投入到申请书的准备中。他在申请书中详细阐述了对未来3年至5年科研工作的设想,着重呈现了工作的创新性、重要性。“这些内容是我现在做评审专家的时候最重视的。”他表示。

  1995年3月,龚旗煌如期提交申请书。一个月后,他踏上回国的航班。

  回国后不久,他就收到了杰青项目的答辩通知。答辩会在1995年7月的一天举行。当天,龚旗煌冒着暴雨,身穿雨披,骑着自行车赶到答辩地点。

  “真是不好意思,下雨天还把你叫过来。”看到一身水渍的龚旗煌,组织这次答辩的时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陈佳洱关心地说。

  “我当时心里想,下再大的雨,我也要来!”龚旗煌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前辈的关心让龚旗煌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接下来的答辩理性而严肃,专家们犀利地提出不少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包括要用什么样的科研仪器去实现这些科学目标。

  回过头来看,这些意见给当年仅31岁的龚旗煌很大启发,也为他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帮助。

  随后,好消息传来,龚旗煌如愿获批杰青项目,拿到了回国开展科研的“第一桶金”。“我很高兴,可以做点有意义的工作了。”他表示。

 

打破惯例购买仪器

 

  龚旗煌专注非线性光学。人们对光的直接感知,往往停留在它的“线性”特征上。例如,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入射到介质表面发生反射、折射现象等,光和光、光和物质之间不会发生相互作用。

  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光的复杂“面孔”逐渐被科学家揭示。当光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光和光、光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呈现出一些被称为“非线性”的特征,超越了人们的经验感知。研究光在强光场下行为的非线性光学是现代光学的重要分支,其发展高度依赖科研仪器的先进程度。

  遗憾的是,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内相关科研仪器设备缺乏,科学家只能用简单的激光器开展一些基础工作,这成为国内非线性光学研究追赶国际前沿的最大短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龚旗煌拿到经费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购买仪器设备。他打破惯例,直接向学校提出用项目获批的60万元经费购买一台飞秒激光器。当时学校相关负责人当即拍板,同意了这个前所未有的想法。

  对这位青年学者而言,杰青项目意义重大。“首先是一种激励,能够获得这么多专家的认可,增强了我的自信心。”龚旗煌表示。更重要的是,他用这笔“雪中送炭”的项目经费换来先进仪器设备,为“追光”之旅创造了条件。

  龚旗煌坦言:“感谢杰青项目的支持!在我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杰青项目让我的科研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

 

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迈出第一步之后,往后数年间,龚旗煌带领科研团队深入研究非线性光学基本规律,让更前沿的研究工作得以开展,引领了我国这一学科领域不断向前发展。

  “21世纪是光的世纪。”龚旗煌强调。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科研团队打造出可以产生很短脉冲的激光器,获得飞秒级超快光过程的信息,实现对光的操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

  基础科学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突破,离不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这些年,除了杰青项目,龚旗煌陆续获得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支持。当然,获得这些支持,并不是因为申请人拿到过杰青项目,而是拼的科研真实力。

  2016年,龚旗煌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飞秒—纳米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并于2022年顺利结题。

  通俗地说,这台“利器”能够在极小的空间尺度下看清物体极快的变化过程。人眼能分辨出100微米大小的物体,借助光学显微镜能看到200纳米大小的物体,而电子显微镜则能让人看清0.1纳米大小的物体。有了这套新系统,就像拥有一台10飞秒分辨率——比高速相机快1000万倍的特殊超高速相机,同时具备电子显微镜的空间分辨能力,可以看清楚小于10纳米的结构。

  令龚旗煌感到欣慰的是,这一系统的成功研制推动我国在该领域进入世界第一梯队,必将拓宽人们认知的边界。

 

助力年轻学者尽快成长

 

  近年来,龚旗煌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员在良好的团结氛围下,相互讨论与启发,其中已经先后有10多位学者获得杰青项目支持。

  2023年刚刚获得杰青项目的“80后”王剑威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了集成量子光学和光量子芯片物理、技术与应用,致力于推进我国在光量子信息领域的发展。

  王剑威表示:“杰青项目不是‘帽子’,它不仅是对个人的肯定,也是对研究方向的筛选、认可。”

  针对部分地方和单位将杰青项目视为人才“帽子”的现象,龚旗煌认为,这不是杰青项目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学术评价体系还不完善。“毫无疑问,杰青项目多年来为优秀人才选拔和培养带来的成效很好,一批优秀人才从杰青项目中走出来。正因为他们优秀,所以获得了杰青项目。”

  然而,评价人才时却出现了一些本不应该出现的本末倒置的情况——随着资源向拿到杰青项目的人才倾斜,杰青项目被视为“帽子”。

  “我们看到,的确存在少数没有获得杰青项目的‘遗珠’,他们也要通过有效的评价手段‘被发现’。”龚旗煌指出。作为校长,他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下大力气优化评价体系、激发人才活力。近年来,北京大学结合学校实际,构建并不断完善覆盖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博雅人才体系。其中,“博雅特聘教授”的聘任为一些没有拿到杰青项目但经过评估具有卓越成就的学者开辟单独赛道,给予同等待遇,力图为优秀人才营造更加纯粹的学术氛围。

  2023年,自然科学基金委推出新政,为了更加突出杰青项目的“项目”属性,重大改革正在路上。从2024年起将开展杰青项目结题分级评价及延续资助工作,择优遴选、滚动支持杰青项目中的优秀项目,最高资助强度达到15年近3000万元,集中优势资源培养打造高水平领军人才。

  科技界普遍期待这一措施落地。“通过杰青项目选拔优秀年轻学者,在他们最需要支持的时候推一把,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优秀科学家,培养人才这个初心不能忘。”龚旗煌强调。

  面对当下社会几乎无处不在的“内卷”,龚旗煌这样寄语青年学者:“希望年轻人专心治学,把注意力集中在科学本身,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24年8月刊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